甲骨影业是致力于华夏文化全球传播的中国影视传媒品牌,秉承 全球视野和高品质理念,深耕国际国内影像市场,以影视项目运作与发行为核心竞争力,同 时投资影像版权开发、全息院线、音乐原创等领域。主要供应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及地方卫视、 国务院新闻办“海外媒体供片程”、法国电视台、德法公共电视台、爱奇艺、腾讯视频等平 台。
战略合作
传奇中国
公司与国新办五洲传播中心联合打造大型影视系列传播项目《传奇中国》,旨在传播中华文化魅力,讲好中国故事,展示中国国际形象。该项目定位为大型中国文化品牌外宣项目,包含纪录片、院线电影、国际推介活动等多种形式。
巴蜀传奇
公司与国新办五洲传播中心、美国国家地理联合制作并全球发行大型自然人文纪录片《巴蜀传奇》,项目包含6集纪录片(52分钟版)、国际宣推活动等。
秘境里的中国
公司与法国Morgane Groupe集团联合制作并全球发行大型季播纪录片《秘境里的中国》,旨在全方位、立体化向全球展示中国地方城市的人文魅力,让世界更多了解中国不为人知的民族风情、珍稀动物、美食王国、智慧生活等。
熊猫王国
公司与五洲传播中心、北京妙道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共同开发动物院线电影《熊猫王国》,影片讲述了三个大熊猫母亲的恋爱史、育儿史、野训史、放归史。恋爱期的浪漫,交配期的不安,怀孕期的悠闲时光,分娩时的痛苦与喜悦,育儿期的母爱泛滥,野训期面临死亡与别离的无奈等等。影片全程采用4K拍摄,每个镜头都是真实纪录,这将是全球首部4K版纯纪录的大熊猫院线电影,将为全球观众呈现从未见过的熊猫世界。
核心团队
核心团队(测试)
中视航通影视制作(北京)有限公司于2016年正式注册,公司秉承全球视野和高品质理念,深耕国际国内影像市场,以影视项目运作与发行为核心竞争力,致力于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主要供应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及地方卫视、国务院新闻办“海外媒体供片程”、法国电视台、德法公共电视台、爱奇艺、腾讯视频等平台。
公司致力于电影、纪录片等制作业务,题材涉及历史、文化、自然、科 学、纪实等领域。先后制作了《秘境萨拉乌苏》、《马背上的青铜帝国》、《道地陈皮》、《成吉思汗灵榇西迁》、《神秘的草原石窟》等多部纪录片。公司积极拓展国际合作业务,与五洲传播中心联合出品大型外宣影视传播项目《传奇中国》,与德法公共电视台联合制作纪录片《秘境里的中国》,与法国第三只眼制片公司联合制作《熊猫王国》、《中国腹地》等纪录片项目。院线电影《熊猫王国》、《周恩来的七天六夜》等已正式启动制作业务。
旗下品牌-活动图片
全球首部深入展现大熊猫生活细节的纪录电影。
影片背景
世界上没有哪一种动物能像大熊猫那样,深得全人类的喜爱。
没有哪一种动物能像大熊猫那样,让人们痴情而爱得那样的狂热。
熊猫超越了人类种族观念、超越了政治,超越了国界。
电影《熊猫王国》历经5年野外大熊猫觅踪拍摄 近2000小时4K素材,每个镜头都弥足珍贵。
将为全球观众呈现见所未见的大熊猫世界。
故事梗概
那是一个千难万险的使命却坚信使命的意义,于是,熊猫家族为了重返森林, 他们不断制造着回家的梦想,逐梦一个叫熊猫王国的自由世界!
恋爱、求欢、产仔、哺育幼猫、家族生存技能传承......
7对熊猫母子前赴后继,不断编织着传奇,最终重返家园。
历经几次死亡与别离、失败与坚持,最终从熊猫野训基地重返自然。
影片以刚出生的熊猫幼崽绣球为故事第一讲述人,讲述他的袓先的故事以及他们七对熊猫母子最终回归森林。
影片简介:
大型影视系列传播项目《传奇中国》是由国新办五洲传播中心与中视航通影视制作(北京)有限公司联合打造,旨在传播中华文化魅力,讲好中国故事,展示中国国际形象。该项目为大型中国文化品牌外宣项目,包含纪录片、院线电影、国际推介活动等多种形式。
影片简介:
从欧亚大草原到中国北方,从公元前12世纪到中国的春秋战国时代,青铜器都有一种不可思议的时空联系,本集将记录鄂尔多斯式青铜器从艺术表现,技术方法以及铜料来源与周围地域的联系。影片简介:
《巴蜀传奇》是大型系列纪录片《传奇中国》第一季,由五洲传播中心与中视航通影视制作(北京)有限公司联合出品,中视航通影视制作(北京)有限公司承制,目前正在拍摄制作中。该项目包含6集纪录片(52分钟版)、院线电影(2部)、巴蜀微故事 (50集)、国际宣推活动等内容。《巴蜀传奇》将以发生在四川大地上的传奇故事为拍摄对象,向世界展示地球上唯一一个信封状盆地中发生的传奇故事,包含魅力独具的自然景观、触碰心灵的动物王国、惊艳世人的民族风情、震撼全球的古蜀文化等。
播出时间:2016.01.24(CCTV-9)
影片简介:
这是一部记录中外考古、地质学家,最早发现中国史前人类遗址的纪录片。1922年,世界考古史上发生了两件非常重要的大事,一件是埃及法老墓穴的发现,一件是内蒙古萨拉乌苏史前人类遗址的发现。近一个世纪以来,中外考古、地质学家们,在萨拉乌苏不仅发现了10万年前“河套人”的化石,他们还发现了“河套人”使用过的石器和与之伴生的庞大古动物群。专家们认定,萨拉乌苏不仅是破译中国现代人祖先起源之谜的理想遗址,还是探寻中国人在10万年前,就已经成为欧亚大陆东西方文化交流先驱的神秘之地。这部纪录片拍摄制作历时一年,摄制组运用航空、微距、延时、轨道、摇臂等设备,先后在内蒙古、北京、天津、广州、陕西、法国巴黎等地进行拍摄,采访了12位中外考古专家及相关教授学者。
第一集:庞大的动物群》
1922-1923年,法国地质、古生物学家桑志华、德日进,在内蒙古萨拉乌苏河流域的地层里,意外地发现了40多种披毛犀、野馿、野马等一万年前的古动物化石以及与之伴生的旧石器,他们开启了中国史前人类考古的大幕。本集讲述那段发生在毛乌素沙漠腹地,鲜为人知的考古发现故事。
第二集:神秘的河套人
1923年深秋,德日进在天津北疆博物院,对1922年桑志华从萨拉乌苏发掘回来的古动物化石进行研究。一枚古人类七八岁小孩的左上外侧门齿被他发现,这枚牙齿成为了在中国第一个被发现的古人类化石,震惊了世界考古界。但遗憾的是,抗战期间,国宝“河套人”牙同北京人头盖骨化石一样,神秘地丢失了,至今没有找到,成为了一桩悬案。本集揭密“河套人”牙的发现和丢失之谜。
第三集:传奇的小石器个商人重拾牧民身份保护普氏原羚。《勇闯无人区》在4600米
内蒙古萨拉乌苏出土的“河套人”打制的石器不仅小,而且形状及其打制技术和欧洲当时发现的旧石器有许多相似之处。中外考古学家们研究后都认为,距今13~7万年前的“河套人”,他们或许就是草原丝绸之路最早的开拓者,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先驱。本集探秘这些小石器背后那些鲜为人知的历史传奇故事。历经磨难,终于把他送了出去。
影片简介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亿万华夏儿女心目中的圣河,这里孕育出与尼罗河文明、两河文明、恒河文明等一样璀璨夺目的黄河文明。在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中,黄河文明是最有代表性、最具影响力的主体文明。
黄河文明承载着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这种集体记忆可以称之为“远古的乡愁”。而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这种“远古的乡愁”被冲谈了,但是在黄河流域的某些乡村里,越发浓郁,越显珍贵。
纪录片《黄河流过的村庄》将尝试在黄河流过的乡村中寻找“乡愁”,打开历史的维度与经度,将五千年中华文明与共和国的发展历程紧密勾连。用集体以及不同个体的记忆,在情感与理性上让“乡愁”在多个层面上展现。重点突出习总书记对美丽乡村,生态文明和乡愁的解读,以及“牵挂,思念,记忆,温暖,失去,憧憬”等情感线索。
影片简介:
《秘境里的中国》是由中视航通影视制作(北京)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2018年法国阳光纪录片节重点签约项目。该片旨在全方位、立体化向全球展示中国地方城市的人文魅力,让世界更多了解中国不为人知的民族风情、珍稀动物、美食王国、智慧生活等。
中国领土幅员辽阔,地理跨度大,在中国东南西北不同的地区,有着各自不同的民俗文化和地域风情。《秘境里的中国》选取中国不同特色的城市和地区,介绍当地历史文化、经济发展、自然资源、民俗风情、美食等,全方位展现中国不同地区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
影片简介:
纪录片《道地陈皮》由印象甲骨文影视传媒(北京)有限公司出品,是大型人文纪录片《走向世界的中国食材》第一季。该片于2018年8月在CCTV-7播出,爱奇艺视频同步播出。
纪录片《道地陈皮》共分4集,以中国大陆岭南地区的特产——陈皮作为故事载体,讲述了陈皮的前世今生的故事,折射中国人传统又富含创新的生活智慧,以一块小小的陈皮串联起海内外华人共同的思乡情愫,让陈皮成为岭南人的味觉代表和家乡的文化符号。让无论在岭南的本地人还是在海外旅居异乡的华人,都能在陈皮中找到家的味道和国的情怀。
剧情介绍:
《道地陈皮》共分《相遇》《至味》《传承》《他乡》4集,讲述了25位来自世界各地的主人公与陈皮的故事,摄制组先后奔赴美国、法国、新加坡、澳大利亚、香港、澳门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历时2年,以大量丰富珍贵的镜头,以国际化的视角,向世界介绍新会陈皮在生活中的用途、陈皮制作的传承与使用的创新以及海外华人对陈皮的思念和为追求美好生活而奋斗的故事。
分集介绍:
第一集 相遇
澳大利亚的“茶痴”Watson因为一个中国女人,爱上了陈皮普洱茶,也爱上了中国文化;云南的“茶妈妈”在她的茶园中,准备了适合与陈皮口味相配的普洱茶;从安徽嫁到陈皮产地的外来媳妇,在融入本地生活之后,也学会了用特产陈皮做出有着自己家乡味道的美食。江门中医院的医生们,使用陈皮,将古法与现代医学相结合,生产出治疗咽炎的中成药。
本集通过陈皮最常见的用途—药材、食材、饮品。讲述了陈皮与茶叶,与食材,与药材相遇中,不同人、不同文化之间融合的故事。
第二集 至味
巴黎米其林大厨从陈皮中获取灵感,创造出一套有着东方神秘味道的法式新菜;果农温伟成与张长征了保证陈皮的品质,在种植中严格要求,精益求精;在广州老字号的甜品店中,叶氏姐妹在成本上涨、经营面对巨大困难的情况下,还是选用最上乘的陈皮,保证父亲创立了三十年的甜品品牌。在澳门生活的新会人芬姐,追求极致的生活品质,陈皮寄托了她的思乡情怀。
本集通过与陈皮打交道的,不同行业的人们,对于自己的工作、梦想追求极致的故事。
第三集 传承
澳门的米其林主厨,就是在师徒代代传承中,掌握了运用陈皮的美食奥秘;新会父子,家族代代以陈皮经营为业,陈皮陈化的过程,正如生活一样,需要时间沉淀;老中医言传身教,弟子们通过他辨别药材的好坏;新会的老两口,每年要赠予香港亲人们亲手制作的陈皮,好似一条纽带,连接起两岸人的亲情。本集讲述陈皮在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中,完善了风味,提升了品质,传递了情感。
第四集 他乡
旅居美国新加坡的海外新会华人,陈皮即是家乡的味道和念想;香港实业家每年中秋都要回到老家新会,餐桌上永远少不了那道陈皮月饼;嫁到香港的新会媳妇,因为家乡的陈皮原材料茶枝柑,撑起了他们一家人在香港的水果批发生意。
本集讲述外乡的新会人,通过陈皮,与家乡的情感连结,获得心灵归宿的故事。
影片简介:
纪录片《马背上的青铜帝国》由印象甲骨文影视传媒(北京)有限公司出品,该片于2017年9月6日在CCTV-9首播,爱奇艺视频同步播出。
纪录片以神秘的“鄂尔多斯式⻘铜器”被发现、收藏、研究的传奇历程分成3集,第1集突出发现过程、第2集突出收藏过程、第3集突出研究过程。拍摄地从内蒙古到蒙古乌兰巴托,从美国纽约到瑞典斯德哥尔摩,从俄罗斯圣彼得堡到北京、陕⻄、吉林,大连,采访国内外著名专家教授10多名,以故事性、传奇 性、艺术性和国际视野勾勒出古人创造欧亚草原的⻘铜文明之路。
剧情介绍:
《马背上的青铜帝国》共分3集,以三大青铜文明之一神秘的北方草原青铜文明为表现主题和拍摄对象,透过一件件生动、奔放、野性、彪悍个性的青铜器,展示了“鄂尔多斯式青铜器”独特的艺术魅力,还原了两千多年前北方草原游牧民族的生活画卷,突显鄂尔多斯高原从古至今的神秘感。
分集介绍:
第一集黄沙吹尽
流落在西方的动物纹青铜器从何而来?它们的发现又是何时开始的?十九世纪末叶开始,在中国的鄂尔多斯高原以及长城沿线地带,陆续出土了大量以动物造型或以装饰动物纹为主要装饰特征的青铜器。这些青铜器不仅因年代久远引起了国内考古、历史学家的关注,本集将记录近一个世纪以来发现“鄂尔多斯式青铜器”过程的几个传奇故事。
第二集马上兴国
是谁创造了历史?又是谁在历史中创造了伟大的文明?鄂尔多斯式青铜器作为中国三大青铜文明之一,是生活在中国北方草原的游牧民族从夏代末年到西汉年间的历史遗存。并成为世界各国游牧民族历史专家的研究对象,本集将记录鄂尔多斯式青铜器产生的历史环境背景,以及现代研究人员和收藏家与鄂尔多斯式青铜器之间的故事。
第三集青铜之路
从欧亚大草原到中国北方,从公元前12世纪到中国的春秋战国时代,青铜器都有一种不可思议的时空联系,本集将记录鄂尔多斯式青铜器从艺术表现,技术方法以及铜料来源与周围地域的联系。
即日起,大型人文纪录片《走向世界的中国食材》开篇之作《道地陈皮》重磅登录CCTV-7农业频道、广东经视、爱奇艺、腾讯视频等各大平台,敬请关注。
历时两年,《道地陈皮》摄制组跟随陈皮的脚步从著名侨乡新会出发,先后走访了美国、法国、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地,集合了25位主人公与新会陈皮的不同故事,向你讲述这小小的食材中的千年历史和至味人生。
播出信息▼
片名:《道地陈皮》
类型:大型人文纪录片
集数:3集,25分钟/集
CCTV-7农业频道播出时间:
第一集《岁月》8月4日14:13--14:43;
第二集《至味》8月11日14:13--14:43;
第三集《他乡》8月18日14:13--14:43
爱奇艺、腾讯视频4集网络版同步上线
项目介绍:
纪录片《走向世界的中国食材》共分五季,主要以跟随着华人脚步走向世界并带有浓烈故乡味道的中国食材为拍摄对象,透过食材记录其背后的人文故事,并以此在全球视野下解构中国食材文化,将世界与中国具有代表性的食文化进行勾兑与发酵。
目前,该纪录片正向全国征集主题素材及合作。如果,你的家乡也有这样的食材愿向世界讲述,请与我们联系。
商务合作:
联系电话:18611330255
EMAIL:[email protected]
由中航影业打造、央视9套隆重播出的大型纪录片《马背上的青铜帝国》中自内蒙古博物院的“鹰形金冠”,随着正在热播的第二季《如果国宝会说话》与另外24尊“萌宠”一起惊艳亮相,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
纪录片《马背上的青铜帝国》对“鹰形金冠”等青铜器的历史有了更深入的描绘。该片拍摄长达一年,采访专家学者数十名。制作组辗转内蒙、北京、陕西、吉林,大连等地,期间远赴乌兰巴托,费城、斯德哥尔摩、圣彼得堡。围绕神秘的“鄂尔多斯式青铜器”,展现了生动的画卷,璀璨的文明。
“鹰形金冠”用纯金打造,重约1400克, 金碧辉煌,动感十足。
蒙古首都乌兰巴托大学博物馆,收藏有许多雕镂精巧、造型古朴的青铜器。馆长额尔德涅巴特尔先生认为,千里之外的“鹰形金冠”,融铸造、锻压、锤打、抽丝等先进工艺于一身,是“艺术巅峰的瑰宝”,“精美绝伦、令人赞叹”。
茫茫草原,黄沙漫漫。也许是冥冥之中的天意,1972年元月,阿鲁柴登凛冽的狂风过后,村民王美子在捡拾骨头时,发现了“鹰形金冠”。后来得知,王美子偶遇的是匈奴王墓地。战国时代,林胡、白羊两大部族雄踞鄂尔多斯东西两端。人们猜测,“鹰形金冠”可能为某位地位显赫、驰骋战场的白羊王所有。
鄂尔多斯高原富庶丰饶,曾是众多游牧民族的天堂。从十九世纪末叶开始,在长城沿线陆续出土了大量以装饰动物纹为主,具有浓郁游牧民族文化特征的青铜及金、银制品。以鄂尔多斯地区发现数量最多、分布最集中、特色最鲜明,故被称作“鄂尔多斯式青铜器”(又称“绥远式青铜器”和“北方式青铜器”) 。40多年后,郭素新、田广金等专家学者,历经8年,克服重重困难,发现了“朱开沟遗址”,揭开了草原青铜文明的“冰山一角”。
《史记》记载匈奴:长兵则弓矢,短兵则刀挺,冒顿单于“鸣镝弑父”。赵武灵王“胡服骑射”让后人感叹:得多深的认同,连人家的衣服都要仿穿。
当人们领略了中原青铜器的典雅厚重,观瞻了三星堆青铜器的神奇诡异,充满原生态风味“迷你版”的草原青铜器,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像是“以铜为纸”,剪裁了“心中意象”;它“简洁而又夸张、有序却又繁复”。艺术家“奇特假设大胆求证”,呈现了“静态的美感和动态的平衡,奔放而又舒缓,狂野而又彪悍”。
文明的交流、商贸的往来、世界的拓展。在张骞“凿空西域”之前,就存在着“石器之路”、“青铜之路”,后来又有“草原丝绸之路”。
“鄂尔多斯式青铜器”有兵器、工具、装饰物品、生活用具、车马器等几大类,器型小巧,铸造精美。自发现以来,为国内外藏家所追捧。除中国外,瑞典、法国、英国、美国、俄罗斯、日本、蒙古等国家博物馆均有收藏。
1930年,来自美国的威廉迈尔和任萨姆夫妇,在经陕西北部——张家口——内蒙古——北京的游历中,“地毯式”搜寻到了许多“鄂尔多斯式青铜器”,任萨姆写到:“我们对这批藏品感到非常自豪......。”瑞典人安特生获悉后,也收获颇丰。
经历千年变革涤荡,承载人类历史血脉。“鄂尔多斯式青铜器”独特的魅力和极高的史学价值,使它成为古代北方文明恢宏诗篇中的华章。
《黄沙吹尽》、《马上行国》、《青铜之路》中精彩绝伦的世界,只能被追慕和模仿,不能被重现和超越!
注: 以上内容转自:《历时一年,这部纪录片用古老的青铜文明展现了草原帝国的独特魅力》原创: 故乡明月 来源:纪录片观察
2019年6月24日-27日,第30届法国国际阳光纪录片节在法国西部海滨小城拉罗谢尔举办。来自世界70个国家,近1100个机构,以及2500名纪录片制作人参加了此次全球最大的,纪实与专业内容的盛会。
此次盛会上中视航通影视制作(北京)有限公司作为“中国联合展台”参展机构之一,带来了《熊猫王国》记录电影, 在“视听中国”中国纪录片展映分享日上,为广大的法国观众奉上《熊猫王国》的先导片,引来法国观众的极大热情与关注,在放映会后,中视航通CEO周文与COO阳君介绍了《熊猫王国》幕后拍摄的精彩故事,并回答了现场法国观众的提问。
25日晚间,“中国之夜”签约赏映会在拉罗谢尔海洋馆举办,阳光纪录片节主席伊夫·让诺与中宣部对外推广局巡视员、副局长凌厉、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宣传司司长高长力共同见证了由五洲传播中心、中视航通联合出品的《熊猫王国》与法国第三只眼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中视航通CEO周文、五洲传播中心副主任井水清、法国第三只眼国际部制片人Nicolas Des Champs执行签约仪式。
法国文化部文化艺术中心、法国电视联盟、法国国家电视台、法国AB Groupe集团、葡萄牙国家广播电视集团、美国探索频道欧洲、美国国家地理野生频道等来自全球88个机构的250位代表见证了此次签约活动。
此外,中视航通与法国第三只眼集团签署了纪录片《中国腹地》(5集*52分钟)合作意向书。
《熊猫王国》历时5年拍摄,深入完成的记录了7对野生大熊猫以及大量中国珍稀物种的生存故事,影片以刚出生的熊猫幼崽绣球为故事第一讲述人,讲述它们几代熊猫回归王国的故事。影片全部以4K标准拍摄,通过真实记录,科学再现的手法揭秘大熊猫的真实生存状况,并以戏剧化方式穿插大熊猫家族的故事。影片将于2020年完成后期制作。
《中国腹地》则选取中国不同地域特色的城市和地区,介绍当地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独特自然资源、民俗风情和美食。全方位展现中国不同地区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
此片由中法两国联合制作,用国际视听语言解读中国古老文化下的新风貌。
据悉,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主办、五洲传播中心承办的“中国联合展台”第三次亮相纪录片节。
参展2019第三十届法国国际阳光纪录片节“中国联合展台”的19家机构包括: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纪录频道、中国国际电视台(中国环球电视网)法语频道、 中国国际电视台(中国环球电视网)新媒体、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集团)、安徽广播电视台、吉林广播电视台、宁夏广播电视台卫视频道、海南广播电视总台经济生活频道、黑龙江广播电视台、南京广播电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吉林市广播电视台、央视纪录国际传媒有限公司、北京师范大学纪录片研究中心、中视航通影视制作(北京)有限公司、北京三多堂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哔哩哔哩、北京华声志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河北省中山国文化研究会、五洲传播中心。
法国阳光纪录片节历史悠久,是业内公认的全球最重要纪录片市场。中国联合展台亮相第30届法国国际阳光纪录片节,将通过举办主题活动、纪录片展映、专业洽谈及签约等多场活动,集中展示近年来中国拍摄的优秀纪录片作品,推动中外业内人士合作。
6月25日,2018年法国国际阳光纪录片节在法国美丽的海滨城市拉罗谢尔盛大开幕。来自全球60多个国家、500多个参展单位、2000余位专业人员、350余位纪录片权威机构决策人汇集于此,共同就全球纪录片的现状和未来进行商议、探讨与合作。中航影业携大型自然人文纪录片《巴蜀传奇》、中法合拍项目《秘境里的中国》等七部题材作为本次“中国联合展台”参展机构之一,首次亮相国际舞台。
在2018法国阳光纪录片节的“中国时间”,中航影业大型自然人文纪录片《巴蜀传奇》提案得到各方关注和好评。该片以中国四大盆地中古老植物最多,珍稀动物最丰富的信封形状盆地—四川盆地为拍摄载体,讲述了在地球上最奇特的盆地里所发生的人与自然的传奇故事。团队将采用先进的影像捕获技术,探索并记录动物在没有任何人为因素影响下的精彩画面,向世界呈现巴蜀大地上独特的自然景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理念。
提案大会期间,多家国际纪录片版权和制作机构对《巴蜀传奇》给与了高度认可,称赞中国自然人文题材纪录片近年来取得的进步和成果,并表示与中航影业进行多方位多层面的合作。《巴蜀传奇》项目计划3年完成制作,并进行全球发行,届时将在“一带一路”国家电视台和播出机构与观众见面。中航影业副总裁阳均,项目负责人易明珠、李田在“中国时间”对《巴蜀传奇》项目进行了多方位推介。
“中国联合展台”是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和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支持设立,五洲传播中心承办,旨在整合国内纪录片优势资源,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提升中国纪录片的国际传播能力,搭建长效沟通平台。
2018法国阳光纪录片节除中航影业受邀参展外,国家大剧院、吉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云南广播电视台国际频道、重庆电视台科教频道、北京师范大学纪录片研究中心、优酷信息、未来电视、真实影像、顶峰时代、缤纷自然等电视台、制作发行方及学术研究机构也受邀参加。
对于登山探险爱好者,这是一道终身问:“究竟是什么,吸引这我们不断向上?”
对极致美景的探索?对未知世界的向往?对生死刺激的体验?还是登顶俯瞰后对大自然的深深敬畏?
2018广州国际纪录片节,来自澳大利亚的纪录片《高山》作为开幕节影片首次在亚洲和观众见面。
这部由澳大利亚著名女导演詹妮弗皮多姆 Jennifer pidomd 操刀,美国著名演员威廉 达福 willem Dafoe 配音, 以及理查 托奈 Richard tognetti配乐的澳大利亚纪录片,集合了各路大咖共同打造,在音乐,拍摄,文字,镜头上都相当惊艳,尤其是航拍,更是不断被点赞叫好。
纪录片《高山》官方海报
徒手攀岩、高空滑翔,
山地骑行、高山滑雪,
感官极限、绝境求生,
征服自我、冒险旅行。
这部小众纪录片在澳大利亚一上映,就迅速俘获了一大批登山爱好者和喜爱极限运动观众的心。在黑白琴键的独鸣中,在没有主角的74分钟里,每一的磅礴或瑰丽,震撼或窒息,在一组组透彻响起的交响乐中,让极致美景和孤独攀登融为一体,不断刷新眼睛和耳朵的极限。
世界很有趣,值得来一趟。仅高山,就足够你迷恋和向往。如果没机会,就看这部被称为史诗级的登山大片《高山Mountain》吧。
在这里,你将会看到感受到:
美丽与危险
攀登或坠落
神圣与无视
征服与臣服
恐惧与愉快
未知与探索
需求与无欲
都是人类对未知的渴求和对生命力的体验!
或许,当勇敢的人们真正“会当凌绝顶”时,
渺小与伟大,征服与臣服,输与赢,
都会在群山间,在最高处,找到答案。
在2018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
中国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副局长 范卫平
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已经举办16年了,在各界朋友们的共同努力下,纪录片节的影响力和美誉度越来越高,成为中国纪录片人与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同行碰撞思维、交流创意、探索艺术、增进感情的重要平台。
当我们回望历史的时候,纪录的价值会愈发凸显。最近一段时间,纪录片界纷纷盘点改革开放40年来的经典作品,其中不乏精品。安徽广播电视台制作的《小岗纪事》,既让我们重温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决定性时刻,又生动记录下40年来小岗村的新变化、新生活。《莫让年华付水流》《丝绸之路》《话说长江》《望长城》《拼搏》《零的突破》《远在北京的家》《蛇口进行曲》《大国崛起》《港珠澳大桥》《超级工程》《筑梦路上》……这一部部经典之作,记录了国家和个人在40年间经历的观念变革和发展进步的足迹。那一帧帧、一幅幅画面,是时光的印记,也是历史的馈赠,它们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褪色,反而因为连接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显得弥足珍贵。40年来,中国纪录片人坚守理想与责任,衣钵相传,为民族文化传承、国家发展进步、人民生活变迁留下最独特、最珍贵的影像记忆,他们是生活的记录者,是人民的记录者,是时代的记录者。当我们致敬改革开放岁月的同时,也向那些忠实记录时代的人们致敬!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第一个故事是关于小火车的故事。在四川南部的嘉阳矿区,有一段19.84公里的铁路,上面运营着中国最后一辆蒸汽小火车,载着大山里的人们进进出出。过去寻常见的蒸汽火车如今成了稀罕物,很多游客慕名而来,专门看看这个“古董”。在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高速铁路网络的中国,拖曳着白色蒸汽的小火车成为时光的记忆,也成为中国交通飞速发展的见证。这个故事来自一部纪录片,片名叫做《最后的小火车》。
第三个故事是一个援非医生的故事。一位叫徐长珍的妇产科医生,4次赴阿尔及利亚进行援外医疗。在长达七年多的援非经历中,她救治了数以万计的异国病患,赢得了当地民众的爱戴,成为深受欢迎的中国医生。1994年6月份的一天,武装分子袭击了徐长珍所在的医院。阿方的警察和阿方的工作人员,把中国医生紧紧地围在中间,用身体为中国医生遮挡子弹。这个故事同样是由纪录片人讲述给我们的,他们的作品叫《医道无界》。
一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纪录片《最后的小火车》,不仅仅是个人对岁月的感慨,更见证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的高速发展和巨大变迁。中国车、中国路、中国桥、中国港……这一系列世界领先的超级工程,仅仅是中国发展变化的一个缩影,在经济社会各个方面、各个领域、各个行业,中国所取得的进步都有目共睹。全世界都关注中国奇迹、中国方略,而探寻中国奇迹,寻找中国方略,不能不关注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从贫穷走向富庶,从封闭走向开放,从落后走向进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走过了其他国家几百年的现代化发展历程,演绎了民族史册上自强不息的传奇。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是震撼的、鲜活的、生动的,更是极具价值的。讲好这些故事,可以为世界提供一个观察和感知当代中国的重要窗口,为国际社会读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读懂中国共产党、读懂中国提供帮助。中国纪录片人拍摄过很多讲述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故事的优秀纪录片,外国同行对此也十分关注,比如,去年,美国探索频道制作播出了纪录片《习近平治国方略》,片中的故事都很精彩,也非常有启示意义。我们希望中外纪录片人一起来讲述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让走向现代化的中国道路、中国理念,为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思想启迪。
三是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故事。刚才我提到了妇产科医生徐长珍的故事,她只是众多援非医生中的一员。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中国援非医疗队由最初的13人发展到两万余人,他们把和平的信息、健康的希望传遍非洲大地,用“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精神展示了中国医生的高尚品格,更展现了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国际形象。今天,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发展起来的中国将更多参与全球治理、与世界密切互动,为人类发展进步勇于担当。不仅在遥远的非洲,“一带一路”倡议发出后,中国的纪录片人行走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记录下许多合作互鉴、以心相交的感人故事,这些故事正是“一带一路”倡议下合作共赢的生动写照。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是中国的外交理念,它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由一个个故事编织成的真实行动。我们希望中外纪录片人都来客观真实记录中国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故事,把一个开放包容的中国、一个文明进步的中国、一个坚持和平发展的中国、一个负责任的中国介绍给世界。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一是打造精品力作。我们将通过政策引导、资金引导、项目引导,组织规划纪录片重点选题和重点项目,鼓励创作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纪录片精品。
三是培养专业人才。我们将扶持纪录片从业人员和一切有识之士创作反映中国人奋斗故事、展现中国人精神风貌的现实题材短纪录片。组织开展纪录片专业培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发现和培养纪录片人才。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最后,预祝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取得圆满成功!
<p style='margin: 5px 0px; text-align: left; color: rgb(51, 51, 51); text-transform: none; text-indent: 0px; letter-spacing: normal; font-family: "sans serif", tahoma, verdana, helvetica; font-size: 12px; font-style: normal; font-weight: 400; word-spacing: 0px; white-space: normal; -ms-word-wrap: break-word; orphans: 2; widows: 2; font-variant-ligatures: normal; font-variant-caps: normal; -webkit-text-stroke-width: 0px; text-decoration-style: initial; text-decoration-color: initial;' font-size:17px;text-indent:48px;background-color:#ffffff;"="">谢谢大家!
2018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
12月10-13日在广州举行
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GZDOC)始创于2003年,目前为亚洲区域征片数量和覆盖国家排名第一的纪录片交流盛会。本次节展,中视航通影视制作(北京)有限公司携数部作品亮相,与众多国内外专家和国际顶级纪录片制作播出平台进行了广泛深入交流。这是继今年6月份法国阳光纪录片节以来,我司作品再次受到国内外业内人士的关注与认可。央视《新闻联播》及《朝闻天下》等栏目分别就本次纪录片节和公司参展情况进行了报道。(详细报道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传奇中国》第一季《巴蜀传奇》
与美国国家地理频道达成合作意向
《传奇中国》是由五洲传播中心和我公司联合出品的4K大型人文自然纪录片,其第一季《巴蜀传奇》,以魅力独具的自然景观、触碰心灵的动物王国、惊艳的民族风情、震撼的古蜀文化等内容向世界逐一讲述在地球上唯一一个信封状盆地中发生的传奇故事。该项目共含纪录片(6集,52分钟)、院线电影(2部)、巴蜀微故事 (50集) 。
《巴蜀传奇》官方海报
美国国家地理野生动物频道节目开发与制作部高级副总裁Janet Han Vissering 女士与公司总裁周文先生、副总裁阳均女士就野生动物题材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就下一步双方合作达成意向。
与美国国家地理频道人员合影
中法合拍《秘境里的中国》再次受到业内关注
公司与法国Morgane Groupe集团联合制作的大型纪录片《秘境里的中国》经半年多的筹备,再次强势登陆本次纪录片节,得到了中外业内人士的关注。
《秘境里的中国》(中法合拍)官方海报
周文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秘境里的中国》旨在全方位、立体化向全球展示中国地方城市的人文魅力,让世界更多了解中国不为人知的民族风情、珍稀动物、美食王国、智慧生活等,我们将联合国内外顶级制作团队,向世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欧亚大草原》首次亮相
《欧亚大草原》是2018-2020年公司重点打造的一部讲述游牧民族在欧亚大草原上如何适者生存的精品纪录片。该片一经亮相就获得包括NHK、美国国家地理亚太区等多家平台关注。NHK执行制片人今井阳子表示,NHK愿意与公司就该片进行进一步探讨。
《欧亚大草原》官方海报
此次节展期间,公司代表先后参加了融媒体论坛、亚洲内容产业峰会、中国故事IP论坛、奥斯卡导演大师班和VR论坛等主题活动,分别与腾讯视频、百度好看视频、哔哩哔哩、新浪酷然视频等平台进行了业务交流,就纪录片如何在移动互联网市场进行内容制作和传播进行了深度探讨。
2018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共收到来自五大洲122个国家与地区的4542部/集作品参评参展,其中境内2073部/集,境外2469部/集。按照国际“部”的算法,2018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征片数量为3208部,数据排名第二,比肩世界一流节展。
组委会常务办公室从今年6月25日至9月25日组织了共60名选片人对所有参评影片进行了初评。选片人由从事电影管理、电影研究、电影主创、电影院线、民营影视制作、媒体与影评、影视教学、行业协会等方面的专业人员和从事影视相关行业的人士组成。
最终共有包括美国、德国、意大利、波兰、巴西等49个国家和地区的204部作品入围复评。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总部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北三环中路67号
24小时热线: 15701399392
服务邮箱: [email protected]
印象甲骨文影视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2017 京ICP备 ©2017 京ICP备17046407号
发送成功!
发送失败!
已经发送过了!